8月18日,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、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,联合向社会发出“践行节约 拒绝浪费”倡议。为进一步推进倡议活动深入开展,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健康餐饮新风尚,培养节约文明的消费习惯,省消保委于9月下旬在全省开展“拒绝餐饮浪费 树立健康餐饮新风尚”消费调查活动。

此次“拒绝餐饮浪费 树立健康餐饮新风尚”消费调查活动通过省消保委微信公众号在网上进行,调查人群覆盖全省,其中石家庄市、张家口市、承德市的参与者较多。参与者以年龄在21-40岁之间的中青年消费群体为主,占比将近七成。

年龄分布和比例

调查结果显示,过半消费者认为身边餐饮浪费较为严重,其中22.14%的消费者认为餐饮浪费现象非常严重,普遍存在浪费;32.82%的消费者认为餐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,很多人存在浪费行为;还有32.20%的消费者认为只有部分人存在浪费行为;仅12.84%的消费者认为自身基本不存在浪费现象。

大多数消费者认为餐饮浪费现象主要存在于剩余食物不打包、过度点餐、大吃大喝三方面,占比高达80.30%、76.90%、76.02%;还有59.32%的消费者认为存在铺张攀比造成的餐饮浪费现象;其它方面消费者则提及较少。

在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,超九成消费者认为餐饮浪费行为不可取,应养成节约、珍惜粮食的好习惯,其中38.01%的消费者表示餐饮浪费不可取,应该节约;21.99%的消费者对餐饮浪费行为深恶痛绝,并表示会对此类现象进行劝阻;32.89%的消费者对餐饮浪费的行为非常反感,表示自己绝不会有此类行为。调查可见,拒绝餐饮浪费的观念较为深入人心,已被绝大多数人接受,并表示身体力行、为节约粮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在消费者对餐饮浪费场合的看法中,商务应酬及大型聚餐是大家关注的重点。其中,商务宴会、婚庆丧葬等红白事筵席、家庭或朋友聚会是出现餐饮浪费现象最频繁的场合,占比分别为69.09%、66.74%、51.05%;此外48.73%的消费者认为机关、企业、学校等公共食堂经常会出现餐饮浪费的现象;39.72%的消费者认为公务接待经常会出现餐饮浪费的现象。

就“造成餐饮浪费的主要原因”调查结果显示,超七成消费者认为爱面子、讲排场和节约意识差是“罪魁祸首”,占比远高于其他选项,此外认为当地餐饮陋习不易改变、生活水平高是主因的消费者各占49.14%、48.38%。

自全国倡导“厉行节约、拒绝浪费”以来,河北省一直积极响应号召,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健康餐饮新风尚,培养节约文明的消费观念,从参与调查的消费者的态度来看,目前宣传效果比较理想,高达88.30%的消费者表示非常愿意响应“拒绝浪费从我做起,从今天开始”的号召。

“拒绝浪费从我做起,从今天开始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,更要求消费者在思想上能意识到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”,投射到行为上能做到“适度点餐、饭后打包”,我省消费者无疑做到了“知行合一”,分别有77.48%、73.47%、68.62%的消费者表示今后将会通过适度点餐用餐、外出就餐剩余打包、规劝亲友注意节约的行动来减少餐饮浪费,还有45.60%的消费者表示今后将会通过举报餐饮浪费行为来减少餐饮浪费。

为减少餐饮企业浪费,应度点餐提醒服务、节约给予奖励成消费者最受欢迎的措施。同时,对如何有效促进“厉行节约、拒绝浪费”,消费者认为应携手共治,多措并举,共建勤俭节约良好环境。

此次调查结果显示,开展宣传教育,提高人们节约意识、加强监管,严厉打击浪费行为、餐饮企业出台优惠措施,鼓励奖励打包、光盘是最受消费者认可的三个减少餐饮浪费的方式,占比分别为75.78%、65.98%、65.18%,还有54.53%的消费者认为可通过加强地方立法,依法治理来减少餐饮浪费,37.46%的消费者认为可通过消费者自我约束,从自身做起,形成节约习惯来减少餐饮浪费。

下一步,省消保委将积极倡导餐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,从源头上把好“餐饮浪费”关。引导行业企业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。构建良好餐饮消费环境。教育引导消费者要养成节约用餐消费习惯,践行健康餐饮新风尚。(燕都融媒体记者 呼延世聪)

关键词: 浪费 调查报告 餐饮